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

康熙臺北湖?! 拿出證據來!

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「康熙臺北湖」相關新聞。「康熙臺北湖」一詞也已經為大眾所熟悉。所有談到「康熙臺北湖」的文章,都會引用1697年郁永河『俾海紀遊』的描述,這也是最早談到17世紀末臺北是個「湖」文字紀錄。後人由俾海紀遊的寫作年代,推測「康熙臺北湖」是1694年地震造成的,地震使臺北盆地下陷,因而海水進入盆地當中
然而,除了郁永河『俾海紀遊』以外,如果當時真的有一個湖,應該有其他資料可以佐證,特別是地質證據吧? 
不少學者嘗試由地質紀錄(岩芯)中尋找證據,也有以GIS進行「康熙臺北湖」的模擬,試圖找到符合郁式描述的樣貌。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。本文將以歷史、考古和地質的角度,討論目前「康熙臺北湖」的證據,以及根據證據,能對「康熙臺北湖」做出多少解釋。

首先來看看清朝的幾幅地圖:(圖片來自網路)
雍正台灣輿圖。此時臺北是個湖。
1699 康熙台灣輿圖,臺北沒有湖。如此大湖地震後5年就消失?
乾隆台灣輿圖。同樣沒有湖


許多人談到康熙臺北湖,會提到我非常尊敬的地質界老前輩--林朝棨教授對康熙台北湖的論述,然而其實細看林教授的<<臺灣地形>>一書有關臺北盆地的章節,就知道他其實是引用地理系陳正祥教授的描述,而不是林朝棨自己的解釋。林朝棨只是提出「康熙台北湖」一詞取代陳正祥的「古台北湖」,以區別不同時期的"湖"。

所謂的古臺北湖又是什麼呢? 臺北盆地的沉積物最早約由40萬年前開始堆積,這40萬年來經歷幾次環境變動,其中最標準的「湖」,封閉的淡水水域,係出現在16~20萬年前。

順帶一提,林朝棨在<<臺灣地形>>該章節最後的「陸地又逐漸上昇,海水又逐漸退出盆地」的描述,由現在的資料看來,比較可能是沉積物堆積填滿了"水體",使海水退出盆地,而不是陸地上升的緣故。(臺北盆地應該仍在經歷下陷的階段)

既然如此,所有康熙台北湖的依據來源只有一個,就是郁永河的俾海紀遊。奇怪的是,從來沒有人懷疑他寫得是否精確,反倒是去懷疑理應繪製於1694地震後的康熙臺灣輿圖(圖上台北沒有湖)的年代正確性。

我並不否認1694地震的可能性,只是「這個地震在臺北震出一個新的湖」這個說法我持保留的態度。
如果要支持這個說法,必須有證據說明 1694之前臺北沒有湖,而後出現了一個新的湖。

其實臺北盆地當時有一灘淺水水體在盆地西北邊應該是確定的。 根據翁佳音教授《大臺北古地岸圖考釋》的解釋 (請參考第2章11.Pourompon):他認為當時只有社子島一帶陷入水中,伴隨著基隆河的改道而造成一淺水水域,但不是郁永河或陳正祥所描述的那麼大的"湖"。
翁教授也提出了一些證據,包括盆地中心的開墾紀錄以及劍潭古寺的存在,都說明當時盆地中心的區域已是陸地,因此就算有個湖或一個水體存在,不可能大到擴及半個盆地。

我詳細地比對了臺北盆地的岩芯資料,包括沉積構造、貝類化石、有孔蟲、花粉紀錄等,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盆地何時開始受到海水入侵的影響。盆地約從1萬年前開始有海水進入,全新世海侵的河口灣在8千年前達到最大面積,幾乎覆蓋整個盆地,但後來因為沉積物堆積,逐漸填滿河口灣。而在300多年前,仍有一小部分存留在盆地的西北角。
所謂的康熙臺北湖,可能是由於過去的圖比例尺不精準,有畫很小(康熙輿圖)或很大的(雍正輿圖)造成的問題。類似比例尺過度誇張的問題在翁教授書中的第一章也有提到了。

友人實際觀察,不論從關渡旁大樓(擎天大地)或榮總中正樓上看台北盆地,只能看到圓山飯店所在山稜擋住盆地,郁永河在船上的視野也太不可能超過如今在高樓的視野。若郁永河敘述大湖為真,則其範圍較可能是指關渡平原頂多到士林一帶。

簡單說我的結論是:「康熙臺北湖」應該真的存在過,但卻很可能不是地震震出來的新湖
臺北盆地在全新世大海侵之後變成半鹹水的河口灣。8千年前開始海水逐漸朝西北方由關渡退去,但在數百年前,這個河口灣還有一部分殘留在盆地西北側。而郁永和的描述,比較可能是比利尺不精確的殘餘河口灣,而非新的湖。只是之前那個更大的"湖",並沒有史料文字留下紀錄。

臺北盆地受到全新世海水入侵,形成半鹹水的河口灣。與海連通,並受潮汐作用影響,實在不宜稱湖。
此外,此河口灣存在時間長達數千年,以相對十分短暫的康熙年號稱之亦有不妥。有些學者使用的古臺北湖,又容易與16-20萬年前的臺北湖混淆。故我建議稱之為"全新世臺北河口灣"較能符合實際狀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