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

國際沉積學會會議 Reviews of 31th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

這其實是我的作業,文字比較硬一些些....但這確實是第一次讓我血脈噴張的會議,貼在這裡記錄一下。 希望以後這裡會有一些簡單的訊息分享吧。

於6月22-25日在波蘭克拉科舉辦的國際沉積學會第31屆沉積學會議,共計有來自48個不同國家的700多個沉積學家與會。會議內容豐富多元,每天皆由兩個主題的專題演講展開序幕,接著7個研討室同時舉行口頭報告,分屬於21個主題和30個特別議題;而每天上下午的兩個休息時段則同時為海報研討時間,午餐時段則另有特別的小型會議。此外,於會議前後,大會也安排有16種不同的實地考察、6種短期課程和一些交流活動,整體進行非常充實而緊湊。會議室的名稱也很有趣,常出現的對話是:「你等下要去哪?」「嗯我想要去特提斯洋」「我要去剛瓦納大陸」....之類的。每天的專題演講則是在「盤古大陸」舉行,專題演講後「盤古大陸」可以一分為二變成兩間會議室,很酷! 可惜分隔以後不叫剛瓦納和勞亞 :p 。
分隔後的盤古大陸會議室
會場大廳
現任IAS主席致詞
新期刊[Depositional record]的reception
會議的專題演講請到的都是沉積學界大師級的學者,每天的兩個主題分別針對沉積學的兩大領域:碎屑沉積和碳酸鹽類,故可符合絕大多數與會人員的研究興趣。專題演講內容以回顧各主題過去的研究為主,雖然較少新的發現,卻都是很有系統、集大成的整理,每一場都像是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。有些會議的專題演講不開放問答,不過本次會議的專題演講都有留10-15分鐘的時間進行討論,因而有了與這些教授當面討論的機會。
本次會議臺灣僅有我1人參與,出發前我就一直對自己喊話:要努力跟其他國家的學者交流,否則就失去參加會議的意義。因此,我在聽到主題切合我研究內容的報告或看到相關的海報時,便主動提問,也邀請學者們給我的海報建議。美中不足是我的海報場次被安排在會議最後一天,有些與會者提早離開,來到海報場次的人數較少,但仍有與一些學者進行討論,其中不乏因為我主動邀請而來的。不過由於會議整體時間較緊湊,討論時間有限,不過我仍收到不少「這研究很有趣」的回饋,和希望我能提供海報檔案以供參考,也給了我很大的肯定。

各學科都有國際研討會不斷在世界各地舉行,有些俗稱為「大拜拜」的會議,人數眾多、議題廣泛,卻不容易聚焦,遇到的人的研究領域可能也與自己的天差地別。本次我參加的沉積學會議,因為主題明確,與會者都是沉積學家,即使研究興趣稍有差別,在背景知識和溝通詞彙上是非常接近的,因此很容易交流和引起共鳴。每個子題我都有興趣想要了解,也因此,參加這個會議最遺憾的是同時段的研討太多,無法分身去聽每個我想聽的報告。我也已向主辦單位國際沉積學會建議,希望日後研討會可增加天數,減少同時間研討的場次,以便能參與更多討論。

國際沉積學會對於年輕人的發展也非常用心。在會議的午餐時段,特別召集了博士生、博士後及剛畢業6年內的年輕人,針對學會目前對年輕人的支持計畫和我們對學會的期望交換意見。這點讓我很感動,因為每個領域的未來發展,的確就是在年輕人手上。學會的主席、副主席等都是資深的教授,可是他們很願意回過頭來幫助剛起步的人,不僅僅提供他們認為年輕人需要的幫助,而是真正傾聽年輕人的意見。

會議安排的野外考察共有16個之多,位於波蘭南部的喀爾巴阡山flysh和阿爾卑斯山同富盛名,我遂選擇了喀爾巴阡山flysh的野外考察。flysh是造山帶前陸盆地特有的深海堆積物,反映造山同時期的沉積作用,是構造活動解釋的重要依據。我們在喀爾巴阡山共有完整兩天的行程,共由3位資深的教授領隊,其中一天在山上、一天在溪裡,體力消耗甚大,但能見識到世界級的露頭也十分興奮。有些在臺灣無法觀察到的現象,兩天之內看得非常過癮,加上教授們精闢的解說,使我對flysh這類沉積物有更多的認識。臺灣在海岸山脈也有類似的沉積環境,如果可以比較看看的話應該會非常好玩。


參加國際會議除了擴展在學術上的視野外,也能增廣見聞。一位波蘭的學者跟我聊到,我們臺灣人對他們的認識遠少於他們對我們的認識。確實在去波蘭開會之前,對他們的歷史、文化、地理風情一無所知。因為會議才對這個國家多認識了一些,也多認識一些人,豐富的不只是學術研究,還有生活。這是一件很棒的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